經濟學家們對於中國供應給其他亞洲國家的電子配件和其他產品的需求已達過度飽和,這樣的景況令學者匪夷所思;從歷史角度而言,美國的經濟正在加速上升,這也許會對中國的電子產品的需求提高,接連引起對亞洲國家各地區電子商品需求。然而,這次情況並沒有如預期般順利。在中國電子產品的主要供應的國家是韓國,但是,在今年的6月前後韓國對中國出口的電子商品出現供應曲線下滑的景況,而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也沒有得到緩衝,持續在疲乏。韓國擔心的是,目前中國大陸正在嘗試自行生產高階的電子配件,價值鏈持續提升,這對韓國造成很大的出口威脅。
專家針對此現況坦言,中國有許多的原因,其中包括中國的人力成本逐年上升,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幾年間,中國所提供的是低製造成本且包含大量的勞動力資源生產力,但,中國目前正在進行時代的轉型,加上人口老化,人口的萎縮及過度生產力的通膨,導致勞工薪資不斷上升,許多工廠遷移到比勞工薪資更低廉的國家去;當然,可能還有其他原因,像是中國可能正在往價值鏈的上游前進,反映出對東南亞的進口電子配件需求下降。當中更有持反對的經濟學家認為,還不足已搶占台灣與韓國等國家的業務。
在前幾週有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至少在近五年還不太會進入高端領域,因此國家發展當中的新興經濟體可減緩擔憂,目前中國還不會控制電子產業。某銀行也認為,許多亞洲國家的經濟約有0.33%仰賴電子產業,若之後五年中國進入電子產業的上游控制端,台灣和韓國將會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也許泰國就會退出在中國較低端範圍的電腦生產。未來的景象已可預見,若是亞洲勞動力市場持續過疲乏,出口商對於買家的關係會趨近緊繃。
新聞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