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介紹

作者:李和璞

韓文介紹

「朝鮮語」及「韓文」

 

韓國是一個有趣的國家,幾乎每件事情,都可以追本溯源找到起創的精神與意義!學習語言若是有管道可以瞭解背後的典故,就更容易幫助理解與記憶,韓國語也不例外。

 

朝鮮語(조선말)亦為韓國語(한국어),是通行於朝鮮、韓國及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等朝鮮族聚居的語言。韓國(大韓民國)稱之為「大韓民國標準語」,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之為「文化語」。

 

過去在15世紀以前,朝鮮人借用漢字來紀錄他們的語言;他通用書寫的文字是漢字,但是所說的語言是朝鮮語,造成說跟寫是兩套不同的系統,而且只有士大夫、貴族才有資格學中文漢字,以致於一般平民幾乎都是文盲。他們紀錄語言的手法有兩種:一種是「口說朝鮮語、手寫文言文」,這種紀錄手法跟古時的日本與越南一樣。由於古時的朝鮮人「崇漢」、「崇儒」的思想濃厚,所以這種紀錄語言的方法在上層社會成了主流。而另一種,雖然也是用漢字來書寫,但是書寫的秩序與規則,必須依照朝鮮語的文法。這種紀錄手法又分做「書記式紀錄法」跟「吏讀式紀錄法」兩大類。到了15世紀(西元1443年),朝鮮王朝的世宗大王為了解決並統合這個文化斷層的問題,因而召集眾多學者,根據朝鮮語的音韻結構以及中國音韻學創製了專門紀錄朝鮮語音韻的文字。

 

當時這種文字的名字叫做諺文(或彥文),但是政府頒布實行的文件叫做《訓民正音》,這個名稱遂於朝鮮本國逐漸普及開來,只是中國學術界一般稱之為「諺文」而少講「訓民正音」。到了二十世紀初,這種文字又出現了另一種名稱「한글」(hangeul)。在朝鮮語裡「한」是「大」的意思、「글」是「文」的意思,所以「한글」可以被理解為「大字」或「偉大的文字」。而在華語學術界,一般用音義結合的方式來翻譯這個詞。「한(han)」音譯做「韓」,「글」則意譯做「文」,所以這種文字「한글」就被翻譯做「韓文」,而不翻譯為「大字」或「偉大的文字」。

 

這種文字透過韻母字母的外表,記錄著發聲器官發音時的形態,聲母則由天、地、人的部件所組成(發聲母時的器官位置不變,只是口形有異)。由於字母的創作是經過詳盡的語音分折,所以每個字母的發音準確來科學化和符合邏輯,而形態也相當簡單。後來世宗大王跟學者們一起創建的韓文拼音符號裡,也隱含著朝鮮民族一貫以周易、太極思想為本體的宇宙觀,重視天、地、人宇宙的自然法則,也因為如此,韓文裡面的圓圈代表的是「太陽」,就是「天」,橫線代表「地」,直線代表「人」。

 

諺文在創製以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都沒有完全替代掉漢字。到了19世紀末,韓文開始與漢字並書,並且此時的「韓漢混用文」成為書寫的主要方式。在朝鮮半島獨立以後,朝鮮從1946年開始限制使用朝漢混用文中漢字,到了1949年徹底廢除了朝漢混用文中的漢字;南韓於1948年規定不得於政府公文中使用漢字,到1968年則進一步明令禁止在公文中使用漢字。而新聞報紙在報導某些特定文字或姓氏時,還是會夾雜漢字用來作為辨認之用,而南韓民眾的姓名,除韓文外則都有漢字,身份證更有漢字姓名,而中國的朝鮮族也於1953年開始廢除了朝漢混用文中的漢字,使用朝鮮文。

 

現在的韓文,是全世界最容易學習的語言之一,10個母音加上14個子音,僅有24個字母的表音文字,學會24個字母的表音文字後,所有的韓國語文字都能唸出聲音,這就是表音文字易學的地方。韓文和日語其實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由於韓國及日本皆受到中國以及西方的影響,在韓文中也與日文相同,常有出現漢字及外來語的機會;此外,在會話口語中也有和日語相同的尊敬語的使用,動詞與形容詞則有語尾變化等。

瀏覽數 : 1675

百科問與答

  • (600字以內)
留言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