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作介紹

作者:李和璞

紙作介紹

「紙」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創作素材,柔軟富彈性的質感及多樣化的種類更是其深受藝術家們垂青的主要原因。

紙張可以說是結合大自然與人工智慧的經典之作。

紙雕是以紙為素材,將平面的圖形製作成立體圖。

紙雕藝術就是折紙藝術,它是民間古早的手工藝術之一。像“樣本子”這種立體的紙雕藝術,原本是聰慧手巧的農婦利用糊窗戶剩下的廢紙邊角料(也有用廢舊書紙的),剪裁呈長形或方形反復折成風車、小鳥、小房、花籃、衣褲、小花盒等形象的作品,用來哄孩子玩的玩具。雖然她們不懂得幾何學、形象思維、造型藝術的理論,但在和孩子一塊玩的同時,卻能根據孩子喜歡模仿的特點,言傳身教,啟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參與創作的興趣,代代傳承,交流沿襲至今,折雕的技巧更加精煉,式樣品種更加繁多美妙,形成了它獨具特色的藝術美。
  

同時,她們在反復折雕的實踐中,發現小花盒不僅美麗好看還有使用價值,雖不懂“舉一反三”的類理推斷,卻能用紙褙(用面糊將兩張麻紙粘刷成一張較硬厚的紙),一股腦兒裁剪折雕成十六個大小一樣的花盒,受蓋房壘墻時磚頭縱橫交錯的啟發,兩個一組插、摞、粘、壓等手法,就組合成一個一市尺長、五市寸寬、半市寸厚的、上下五層、共三十個大小不等的盒摞盒的紙雕藝術品。為了防止外面磨損,再在外層糊刷一層花布,在折合處的中央綴縫一對盤花的中式扣子,就更增加了它面板的美麗,所以叫它“花本子”。
  

縱觀這件獨具匠心、多功能的、特殊的紙雕藝術品嫁妝,從構思上看,想象力豐富;從技巧手法上看,從無程式到有程式;從單一的發展成了組合性的、多層次的。它不僅具有藝術性、觀賞性,而且是開創了巧手折雕為己用的先河。真正體現了勞動創造美,實踐長智慧,情趣無限的藝術魅力。

     

制作紙雕當然是以紙為素材,然后使用刀具塑型,它結合了繪畫和雕塑之美。紙雕起源甚早,所以與其說紙雕是一門新興藝術,不如把它視作古早工藝借助現代工藝的復興來得更貼切。紙雕的制作要求藝人熟練地運用切、剪、折、卷、疊、粘等手法,隨著紙材來源的普及和紙雕技術的演進,紙雕發展成一種賺錢的插圖媒體。至今,紙雕仍是立體插圖業的尖兵。西方許多美術學府都設有專系,教授紙雕及其衍生出來的各種立體創作模式。

  

工業革命時代,由于工商業的蓬勃發展,紙雕藝術開始在百貨公司的櫥窗流行,接著攝影技術的發明,進一步將紙雕表現在印刷的傳媒上,形成紙雕藝術普及化。
紙雕藝術的全盛時期,由歐洲地區傳達到世界各地,最負盛名的是每年舉辦的“3D藝術”評鑒,由許多地區包括歐洲、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國家的藝術家們參與盛會,提供超水準的作品競逐得之不易的獎項。
  

制作紙雕的趣味
立體紙雕,如果不告訴你它是用什么做的,放在鏡框裡遠遠地看,一般人都會誤認為是木刻、或是牙雕,這就是紙雕的趣味所在。成品立體紙雕畫掛在墻上,有一種古典和時尚相結合的感覺。很多紙雕的畫面是名畫,這種“名畫”的質感和效果又與印刷版的“贗品”不同,因為制作紙雕的過程就是情趣盎然的。

制作紙雕目前有手刻和免刻兩種。免刻的是先由機器按照圖案的邊緣軋出印,你只需用手指一一按出即可。手刻紙雕畫“做”畫的第一步驟是“刻”。“刻”畫最難的就是最細小的部分,如此精細的刀功要求你必須專心致志,那一分寧靜的心緒就水到渠成了。

畫全部刻完了,要逐一整理。先用整形筆把每個部分的背面刮平,因為你刻的時候用力不均,會使畫面四邊出現不同程度的翹起。然后用勾邊筆把線條“描”一下,筆是無色的,筆尖畫過后,畫面即出現立體狀——放在手上從水準方向看是凸凹不平的。再然后,有的畫是深色的,要用毛筆蘸墨水把白紙邊勾一遍。

最后是一層一層地粘糊的工序,按照分解指示圖所要求的,把你刻好的各個部分,按順序粘。那些小零件此時像積木或是拼圖那樣,栩栩如生地活起來,從小窗子、小爐子到領結、裙帶……用膠很講究,必須用立體膠。這種膠一次只擠出一點,像小珠子那樣大,再把圖案“放”在膠上。等膠干了,用手輕按畫面,是有彈力的,這就是“立體”的含義。

制作紙雕,畫面雖然是一定的,制作程式也是相同的,但是做出來的成品卻絕對不會一樣。這是因為,從“刻”到“粘”的過程,你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的愛好“做”到裡面去了 。

紙的創意作品其實還蠻多的,紙的禮物盒、紙的裝飾品、卡片、相簿、筆記本、手工書、紙雕...等等的

運用自己的創意,使每件親手作的作品獨一無二。

瀏覽數 : 1181

百科問與答

  • (600字以內)
留言身份 :